中一派位下周二放榜,教育局最新推算顯示,今年升中生驟減5,200人,即使逾九成中學每班減派一至兩個
如果說,參加政府的小一派位,等同與運氣賭一局;那麼,參與直資私小的面試,就是將孩子放在擂台陣上格鬥一番。每年小一派位當天
本地精英教會學校,過去10年排隊轉直資,本來相安無事,直至聖士提反女子中小學開價每年約3萬元學費
St. Stephen's喺三十年代開始提倡普及教育,轉直資後基層向上流動機會少咗,就算有20%助學金,或再加大個額,
小一派位後日(6月1日)放榜,教育局昨日公佈為舒緩雙非童逼爆,令本港學童被迫跨區上學的「返回機制」安排
於1821年創立的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近日被爆成為中國富二代的樂園。
大學聯招改選,中六生最愛搶社會科學、幼教及酒店課程。今年有7.1萬名中六學校考生應考第二屆文憑試
第二屆中學文憑試考生可在下周二前修改個人選科,香港大學昨日公佈首屆文憑試收生數據,發現部份收生成績最佳的課程,例如建築學士,最高和最低入學成績差異極大。
補習教師范浩揚在網上指,有學生在聆聽考試使用其補習社出售的「全攻型收音機」,被誤會有干擾功能,網民批評他缺德。
美國少女Suzy Lee Weiss報考長春藤大學被拒,憤怒地在《華爾街日報》撰文,大力鞭撻收生制度的虛偽,這種「發爛渣」式的報復行徑,做法可圈可點,但文章點出一些關於學 校參與慈善活動的觀察,卻相當令人會心微笑。近年香港的教育制度也不斷強調多元發展,學生要走出校園、幫助貧苦,但當助人只為求分數和美化個人檔案時,假 慈善的虛偽只會令學生變得更冷漠。
國際學校成為本地家長寵兒後,學額長期不足,政府昨公佈批出三所空置校舍,供三間國際學校發展,其中位於赤柱及筲箕灣的校舍,由本港兩間國際學 校奪得,較細的地皮吸引到英國貴族學校Nord Anglia來港開辦國際學校,進駐藍田前聖言中學校舍,明年9月啟用,每年學費或逾22萬元。
Take time to really research about each school’s web site as they would provide video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chool. Read what the students have to say about their school.
You should narrow down to about 10 schools, but don’t worry if you have more than that.
The TCS travel history group is having fun in Europe! Here they are on the steps of the Munich Opera House in Munich, Germany.
報讀英基學校協會(ESF)的學生越來越多,英基為收緊收生要求,明年實施「世襲制」、要求家長面試等新措施,大大提高入學門檻。受政府將撤走資助的壓力,英基將推出企業提名權計劃,進一步開源。有家長代表認為,新措施讓家長壓力大增,亦趕絕了英語程度欠佳的家長為子女報讀。
Lawrenceville's spring break officially began at noon on Feb. 28, and students have already scattered around the globe on ten School-sponsored trips.
擬於今年8月停辦的嘉諾撒聖心商學書院,昨天宣佈會延續辦學多一年,讓現時修讀高級文憑證書課程的113個學生,能如期完成整個課程,不用面對中途轉校的困擾。校方昨晚已向學生和家長承諾,新學年將會維持原校上課,有學生表示對學校有信心,相信師資等資源不會受影響。
Auf Wiedersehen and good luck to the cast of 'Comedy of Errors' who are in Germany touring and performing the show in four different locations over March Break!
Grade 12 Data Management Class Learns About Probability Through Making Games
Extra Curricular activities are important for your child to prepare them and get them into a good University. Below are some exciting ones, if interested please contact us!
香港貧富懸殊嚴重,窮學生升大學變得越來越難。教育學院一項調查發現,窮學生較富學生更難讀大學,學者比較1991年及2011年的人口普查數 字,發現現時「貧窮線下家庭、住公屋及新移民」等年輕人,升大學機會不及「富有家庭、住私樓及本地生」的三分之一。學者指專上教育已出現兩極化,要求政府及早支援弱勢青年。
香港IB學校中,一向以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及漢基國際學校的成績最優異,兩校均有超過20年開辦IB預科課程的經驗。近年在尖子持續流失下,直資名校如拔萃男書院、聖保羅男女中學等紛紛加入,大搞一校兩制。男拔今年首度應試,出人意表地以平均38分擊敗李寶椿,與漢基同膺成績最佳學校。後起之秀有何秘技? 老牌大哥又如何接招?
IB(國際文憑課程)學校近年越開越多,人人都說IB好,彷彿不用苦讀,單憑靈活變通便穩奪名牌大學入場券。實情又如何呢?IBDP(國際預科文憑課程)其實是一個較A-Level更艱深的課程,大家有個假像以為讀得輕鬆,實則是因為各間學校爭相將尖子推上前台作招徠。
「我不是亞裔。」美國種族多元化,但也多種族歧視,即使是名牌大學,收生都有種族歧視,結果很多混血亞裔學生,填表入讀申請表時,都不敢承認自己的亞裔身份,免被定型,必須考取更好成績,才被取錄。在香港出生、媽媽是台灣人、爸爸是美國人的哈佛大學新鮮人,之前就選擇在入讀申請表填的種族欄別留白, 絕對不認是亞裔人。
年度世界大學排名2011今日「放榜」,本港除教育學院及嶺南大學外,其餘的六所大學均打入首300名,香港大學蟬聯亞洲第一大學,排全球22,比去年升一級,而浸會大學也「發威」,今年跳升99級至243位。負責排名榜的英國大學排名評級機構 Quacquarelli Symonds(QS)指,浸大於學術、僱主評分及國際化發展方面有明顯進步,故順利跳級。
英國兩大頂尖學府劍橋(Cambridge)與牛津(Oxford)之爭,劍橋今次終可吐氣揚眉。英國《完全大學指南》( 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最新年度報告昨日(周一)出爐,劍橋四年來首次、10年來才第二次超越宿敵牛津,榮登英國最頂級學府榜首,校中有26學科獲選全英最佳,將牛津僅13科第一比下去。